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与分析
  • 研究与分析
    刘光鹏, 朱慧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存在不同裂缝的储热混凝土模块放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包括裂缝的方向、位置、长度及宽度对放热过程的影响,给出了放热结束时的瞬时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周向和轴向裂缝极大地增加了导热热阻,应及时更换储热混凝土模块;径向裂缝在储热混凝土模块内部生长时,对放热的影响不大,但贯穿到混凝土模块表面时,增加了换热面积和湍流度,同时也使得储热混凝土内部温差增大,从而增加温度应力,可能会导致裂缝进一步生长。
  • 研究与分析
    周帅, 韦红旗, 伍豪, 赵传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某电厂600 MW 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存在脱硝效率低以及空气预热器磨损严重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对该机组SCR脱硝装置进行了优化改造。结果表明:在省煤器出口水平扩张段的多变截面烟道采用小角度、多片数方法设计导流板,消除了水平扩张段的涡流低速区和高速区,提高了喷氨上游烟气流动的均匀性,并且使水平扩张段的流动阻力降低;对比涡流静态混合式喷氨、线性喷氨和分区喷氨,分区喷氨可以更好地控制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脱硝效率、减少氨逃逸;在SCR脱硝反应器出口到空气预热器入口增加导流板可以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减轻空气预热器的磨损。
  • 研究与分析
    孙成金, 葛婷婷, 潜钧, 范玲萍, 许利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表面的热流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热流平衡关系式得出吸热器热效率的公式,研究了吸热器的发射率、吸收率、风速、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吸热器热效率的影响;同时对不同聚光比、不同吸热器温度条件下系统的热电综合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吸热器热效率的影响很小,而风速对吸热器热效率的影响不容忽略,当风速高于12 m/s时,对流散热损失超过了辐射散热损失;选择性涂层可以提高吸热器的热效率,对于高聚光比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提高吸热器热效率约5.0百分点;系统的热电综合效率在给定聚光比条件下存在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为吸热器的设计及整体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 设计与制造
  • 设计与制造
    孙奇, 邓国梁, 钟主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叶片弯扭联合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加载叶片成型,即在叶片二次流损失严重的端部区域使用后加载叶片成型,在二次流影响较弱的中部区域使用前加载叶片成型。结果表明:混合加载叶片子午面的压力呈C形分布,可控制径向二次流损失;合理匹配叶片安装角可进一步降低静、动叶片中的二次流损失。
  • 设计与制造
    钱勇, 倪剑, 周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特殊要求,介绍了50 MW等级光热发电汽轮机总体设计方案,即采用了分缸双转速、机组低位布置、轴向排汽、模块化整体发货等多种技术方案,实际制造、安装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合理有效,可为后续光热发电汽轮机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 设计与制造
    严卫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F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介绍了联合循环机组的布置形式,提出了4种机岛布置方案,得到了不同布置方案的特点并对比了其初期投资,可为联合循环机组布置提供一定参考。
  • 环保技术
  • 环保技术
    刘敏, 刘平元, 赵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Aspen Plus 软件建立了脱硫废水多效蒸发浓缩工艺的计算模型,对2台660 MW机组配套的22.5 t/h处理量的多效蒸发浓缩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了在额定浓缩比下、不同进料质量流量时的生蒸汽质量流量、凝结水质量流量与浓水质量流量。将模拟结果与该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两者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96%。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可为脱硫废水多效蒸发浓缩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 环保技术
    白光远, 张伟伟, 吴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单点取样测量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烟气NOx排放量及提高氨气喷射调节阀自动调节品质的问题,基于SCR脱硝基本原理,提出了烟气NOx多点取样测量方法,并结合现场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Ox多点取样测量方法能够提高SCR脱硝系统出口NOx测量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并有效解决了锅炉烟气NOx测量倒挂问题(即脱硫系统出口烟气NOx质量浓度大于脱硝系统出口烟气NOx质量浓度),优化了SCR脱硝系统在锅炉变负荷时的跟踪调节效果。
  • 环保技术
    蒋海涛, 林科, 李刚, 张星, 季元良, 张玉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某300 MW燃煤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的脱硫塔出口搭建烟气旁路,测试具有冷凝除尘作用的塑料型换热管束的传热系数、烟气侧阻力特性及除尘性能。结果表明:管束传热系数在350 W/(m2·K)以上,烟气侧阻力随烟气流速增加而明显增大,除尘效率达到58.6%,出口粉尘质量浓度在4.5 mg/m3左右;采用冷凝除尘技术不仅可以除尘,还能够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和水分。
  • 核电技术
  • 核电技术
    卜江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核电厂控制棒控制(简称棒控)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三代非能动核电厂棒控系统的设计要点。在国内现有棒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化棒控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基于DCS以及FPGA+DSP控制器的数字化棒控系统设计理念,并详细分析和研究了棒控系统逻辑柜和电源柜两大功能设备的数字化设计方案,总结了该数字化棒控系统方案的优点。
  • 核电技术
    袁冬英, 尚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仪控设备运行环境、显著老化机理及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对设备鉴定要求进行分析,确定了CAP系列核电站1E级仪控设备的鉴定试验项目。给出了EMC试验、机械老化试验、环境试验、振动试验和抗震试验的常用方法标准及试验参数的具体建议,并对影响设备鉴定试验的关键点进行了阐述。
  • 自动控制
  • 自动控制
    白永刚, 庄伟, 孙惠, 丁刚, 冷玉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空冷燃煤机组给水泵自动并退控制策略进行组态、优化, 并在某电厂 600 MW 机组成功投运。结果表明:在并退泵程序自动执行过程中,机组的各项参数均优于运行人员手动操作的过程,整个并泵过程耗时≤10 min,退泵耗时≤8 min;并退过程中锅炉给水质量流量的波动≤±75 t/h,且给水质量流量偏差的持续时间<3 min,汽包水位的波动≤±60 mm。实现给水泵自动并退功能可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及可靠性,具有切实的意义。
  • 运行与改造
  • 运行与改造
    张磊, 董卫东, 丁士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亚临界机组受热面氧化皮堆积爆管问题,从爆管的原因、特征和规律,对某电厂330 MW机组末级过热器爆管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管的主要原因是末级过热器存在大量氧化皮,在水压试验过程中积聚到管排中造成管排堵塞,管排长期超温过热。提出了防止爆管的措施和检修治理策略,确保机组长期安全运行。
  • 运行与改造
    刘文建, 潘绍成, 李文吉, 易广宙, 莫春鸿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三种提高褐煤锅炉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的方法,分析了其系统特征、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优缺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热一次风蒸汽加热系统布置简单、工程实施难度小、锅炉效率高、成本低、干燥出力提升效果明显。
  • 运行与改造
    周正道, 华志刚, 包伟伟, 张晓辉, 李继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对四大工况定义条件中的夏季背压、补水率、进汽余量、末级叶片长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当前情况提出了优化后的定义条件。结果表明:在机组长时间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工况定义条件可以有效降低机组的热耗率24 kJ/(kW·h),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 运行与改造
    姚尧, 王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采暖加热系统存在影响凝汽器真空的问题,介绍了凝结水回收装置系统,分析了其原因,利用静态计算法确认采暖加热系统与凝汽器连接管道的布置存在设计缺陷,并提出增加单级水封、增加多级水封、增加电动隔离阀三种解决方案。分析了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后,选择增加单级水封为最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