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与分析
  • 研究与分析
    于忠平, 胥建群
    2016, 30(4): 215-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Buckingham理论出发,基于高压加热器实际测量数据,建立无量纲数的数学模型(П理论),反映高压加热器的变工况运行。该模型应用于某66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高压加热器上的实践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偏差很小,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参考。
  • 研究与分析
    鄢波, 何钧, 齐聪
    2016, 30(4): 219-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火电机组汽轮机调速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对调速系统模型参数的总体要求,从信号输出和采集、模型构建和实测、模型参数仿真校核三个方面提出了建模试验的优化思路及方法;同时针对火电机组运行的多变性和强非线性的特点,在模型参数校核时提出了"汽轮机调速系统协同曲线"概念,对模型进行修正。实践结果表明:辨识所得的模型参数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分析对汽轮机调速系统模型准确性的要求。
  • 研究与分析
    吕蒙, 张鹏, 刘德荣, 宁罡
    2016, 30(4): 223-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32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全空冷发电机的技术规范、结构特点及通风冷却效果,阐述了发电机的主要结构参数、材料特性及相关试验。研究表明:通过与氢冷发电机的比较,全空冷发电机可以大大简化其辅机系统及相关操作,能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并获得较高的效率。
  • 新能源
  • 新能源
    黄喜军, 胥建群, 张方, 陈飞翔, 刘明涛
    2016, 30(4): 227-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槽式太阳能集热管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热特性建立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影响集热管热损失的因素,研究集热管出口参数受工质入口压力、流量和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并将模拟结果和文献的三维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发射率是影响集热管热损失的重要因素;压力越小或者流量和光照强度越大,集热管的效率就越高;一维模型虽然有所简化,但模拟的流体出口温度与三维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只有0.68 K,且模拟的吸热量和试验值更加吻合。
  • 核电技术
  • 核电技术
    邓志成, 王秀瑾, 汪勇, 杨宇
    2016, 30(4): 23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效核电汽轮机的高压模块的结构强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高压转子、高压阀壳和高压内缸在稳态额定工况和冷态启动工况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计算校核,对强度不合格的部件进行了结构优化。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改进后,高效核电汽轮机高压模块结构强度设计合格。
  • 核电技术
    戚佳杰
    2016, 30(4): 237-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核电厂主给水文丘里管的主要特征、主给水文丘里管校准试验的常用方法,分析了主给水文丘里管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以及结合三代非能动电厂中的应用情况采取应对的措施。
  • 核电技术
    陈智, 吾之英
    2016, 30(4): 241-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件验证试验回路是模拟核电站一回路环境,实现高温高压条件和规定速率的升温升压、降温降压过程。试验回路按1∶1模拟实际运行工况,技术要求高,设计和制造难度大。通过对密封件验证试验回路的工作原理、运行方法等进行研究,确定回路的设计方案。
  • 环保技术
  • 环保技术
    吴剑恒
    2016, 30(4): 244-249,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一台燃烧福建无烟煤的75 t/h中温旋风分离CFB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将布风板有效截面积由13.43 m2缩减为11.38 m2,二次风率从40%提高到45%。工业热态试验证明该低氮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NOx排放质量浓度从210 mg/m3左右降低到180 mg/m3左右,可满足NOx排放质量浓度200 mg/m3限值要求;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降低了0.3%~0.6%,CO排放质量浓度也有所降低,提高了CFB锅炉的运行经济性。
  • 环保技术
    侯致福, 高彬彬, 高建强, 程少伟
    2016, 30(4): 250-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降低某300 MW CFB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设计了尾部烟道直接喷氨水脱硫系统,在机组负荷260 MW范围内进行了锅炉尾部烟道喷氨水脱硫试验。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在26.4%~45.7%,脱硫效率随氨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整个系统对烟温影响很小,引风机出口烟气温度最高降幅只有1.7 K,后烟道阻力也没有明显变化。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飞灰结块或烟道积水的问题。
  • 环保技术
    胡常春
    2016, 30(4): 254-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电厂电除尘器长期存在除尘性能大幅下降及各电场频繁跳闸问题,通过对电除尘器进行高频电源及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减少了烟尘排放及设备能耗,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造前后运行情况的介绍及效果分析对后续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环保技术
    贾明华, 蒋海涛, 李斌, 张玉斌, 张勇, 付玉玲, 王罡, 褚晓亮
    2016, 30(4): 257-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蒸汽相变脱除微细颗粒物的技术路线,结合示范工程对新型氟塑料凝水除尘器在火力发电厂微细粉尘脱除领域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氟塑料凝水除尘器具有良好的微细粉尘脱除效率和应用前景。
  • 运行与改造
  • 运行与改造
    王勇, 赵新利
    2016, 30(4): 260-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600 MW机组循环水泵由于设计、安装、运行等原因,自投运以来相继出现轴弯曲、轴断裂等故障,通过对循环水泵叶轮和轴的优化设计改造,消除了循环水泵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循环水泵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 运行与改造
    江啸
    2016, 30(4): 265-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9E型燃气轮机干式低氮(DLN1.0)燃烧系统的火焰不稳定和丢失的问题,从设计安装、燃烧调整和硬件故障等方面对影响火焰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关键运行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运行结果表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后,可以有效防止9E型燃气轮机火焰丢失故障,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
  • 运行与改造
    张金良, 邓德兵, 高琨, 王加勇, 张晋林, 赵清森
    2016, 30(4): 269-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超高压135 MW汽轮机叶片卷边事故,结合受损症状和启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叶片卷边为温态冲转过程中汽轮机进水所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问题得以解决。
  • 运行与改造
    司瑞才, 郑媛, 王长利, 王梦琦, 刘希闻
    2016, 30(4): 274-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台350 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保护设置,对锅炉主燃料跳闸、锅炉跳闸逻辑进行了分析,对运行过程中的投入状况进行了说明。机组运行过程表明:上述逻辑经过一些改进后,机组的安全性可得到保证,为同类型机组锅炉的主保护功能的设置提供参考。
  • 运行与改造
    张世伟, 叶罗, 徐卫, 许海雷, 张国钰
    2016, 30(4): 278-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采用三级旁路,其控制策略是在传统旁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研发的一种全新控制逻辑。介绍了高、中、低三级旁路在机组启停、正常运行及异常情况下的控制方式和策略,结合某机组的调试说明旁路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和优化方案。
  • 运行与改造
    王锋, 钟尚文, 林艺展
    2016, 30(4): 282-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汽轮机复合阀、顺序阀配汽的控制原理。针对汽轮机复合阀控制节流损失大的问题,进行了复合阀方式下的阀门流量特性试验;通过试验,优化了配汽方式;提出了合理的顺序阀开阀顺序,给出了顺序阀流量特性曲线;阐述了顺序阀切换过程,实现了复合阀、顺序阀的无扰切换。顺序阀控制投运后,机组运行安全平稳,降低了节流损失,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
  • 运行与改造
    张学霖
    2016, 30(4): 285-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9E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启动不到1 000次的情况下出现的发电机转子故障,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共性问题,介绍发电机转子故障处理方法和工艺材料要求,为具有同类型发电机的电厂提供参考。